刘修文(1949. 11.6—2010.1.23),男,祖籍山西,生长子洲。天资聪慧,好学好思。文革当地学生领袖,后短暂出任过基层“革委会”政权领导。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恢复重建律师制度后的第一代律师,在我市及周边刑事辩护领域产生过重要影响。1985年与我先后进入当时的榆林地区律师事务所,共事至1991年领衔创办榆林地区第二律师事务所。刚逾花甲,尚未接受退休体制之福利时,猝然长逝,令人伤痛。然欣慰的是,修文与宁洁夫妇教子有方,长女刘冰数年前西北政法学院毕业后,随夫远赴黑龙江大学任教,相夫教子、自身事业,均有建树。二女刘凌陕西师范大学文学博士,事业可圈,尽孝可点。儿子刘波,我们惯称仨,澳大利亚学成归来,子承父业,修文去世后应其所愿,志成兄延揽至中兆所发展,除夕接他从澳洲拜年电话,喜闻将在近期成婚,了却长辈们长期心愿。更得知他在澳洲为华人办理留学、移民、理财的安排和实施,实感下一代已长成,修文兄虽早逝而应无大憾!
周延林,男,小修文一岁,子洲周硷中学两人由同学、非同好到同道,交往至终。此公出身书香,革命家庭,右派之后,其父夹边沟九死一生。知此背景,对其任何偏颇不足也会多理解而少责难。高考恢复,初中学历的延林兄以实力、意志入榆林学院中文77届,与我这样的79级应届生阴差阳错成为同窗,近乎两代人同读大理河畔的绥德十里铺,是“伟大、光荣、正确”造就的独特风景,岂止在母校一处?同窗少交,缘定同道,榆林、律所、林校,同乡、同学、非同好,而为同道!邀修文兄和我做其创办“沙研中心”的一股顾问,至今走过近二十年历程,官至林校党委副书记,虽已卸任,但仍为被非法剥夺的“沙研中心”董事长而共同抗争!修文已逝,我责难谢,在其离去三周年之际,我们未能亲赴长安祭奠,在延林兄追忆大作及修文儿女祭文、亲友挽联悼词前寥寥数语,一并刊出《榆林律师网》,权作心香一柱,有怨无悔!
——广韬正月初三谨识于榆阳寓所
修文,三年前的今天,在我们眼中依然神采漾溢的你,居然猝然离去,给我们留下的则是惊愕、惋惜和难已平复的伤痛……。三年后的今天,我们这几个和你风雨相伴、共同走过半个世纪的朋友,同时,也代表着那些不能前来的朋友,怀着深深的思念来到这里,再和你,我们永远的朋友,聚聚、说说。说说我们的兄弟情谊,说说我们经历的人世沧桑……。
修文,从大理河傍的周硷古镇到榆溪河畔的塞上驼城,从幼稚学子到夕阳白首,或披清风戴明月,或踏寒雪拥红炉,我们曾多少次相聚。我们说李白杜甫,道雪莱雨果;评三侠五义,论人间喜剧;诵庄子逍遥游,读卢梭契约论;解析林肯华盛顿,探究马列毛泽东……,奇思妙论,泉突潮湧,心领神会,顿悟升华……。其情其景,至今犹历历如画。传统文化的仁爱侠义济世,现代文明的民主自由法治,读书、思考、求索的交流撞击,在社会震荡变幻中的身体力行,使我们相识、相交、相知,成为守望相持,终身不渝的朋友,也使我们每一个人拥有了一份十分难得的情谊,分享着一份又一份难得的睿智。
修文,回首我们共同走过的半个多世纪,拨过五光十色的浮光掠影,从本质上说,我们经历了一脉相承却各有特色的两个年代,东方文化和西方文明在这块古老大地上的撞击、纠结、消长,是贯穿于两个年代的根本脉络。从建国到文革,那可以说是一个为梦想而狂热的年代,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则可以说是一个为欲望而疯狂的年代。时至今日,虽然我们并不拥有世人所称慕的“五子登科”,而且也许还多经历了几份艰辛,但值得我们欣慰的是:在那个狂热的年代,我们没有迷失,在这个疯狂的年代,我们没有沉沦。虽然我们身处边远基层,位在偏官小吏,或侧身布衣草根,也有父母妻儿,也要操持油米柴盐,但是我们毕竟承继了忧国忧民的传统情结,承接了公平正义的现代理念,毕竟以真诚和热血为之呐喊过、奋斗过,并且或多或少,或强或弱造就了自己的人生亮点。而你,修文,则无疑是我们的凝聚点,是我们共同的亮点,也是我们的骄傲!
修文,假如没有另一个世界和来世,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个有起点,也有终点的过程,人生的核心价值又在于有所作为,那么,离开人生舞台的辞世者和看客并没有过大的差别,只不过是少看和多看几幕别人的演出而已。况且属于我们的演出已经,或者将要闭幕,我们的演出也还说得过去。因此,辞世安息也罢,再看几场演出也罢,举行告别演出也罢,我们都自然会坦然而对。
修文,假如还有一个世界,在那边,你肯定还是那个才华横溢,魅力十足,引人注目的修文,你依然会呼朋唤友、煮肉沽酒,谈诗论文、指点评说、针砭利弊,革故鼎新,破破天堂那千古绵亘的寂静,使天堂变得更加美好。在这边,我们也会心驰神往、感同身受。待到他日我们朋友再聚齐、说阴道阳,评优论劣,则更会多出一份独特的话题……。
修文,假如还有来生,风云际会,我们肯定还会走到一起,我们肯定还是好朋友,我们肯定还会再玩一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到中流击水,说不定更壮观、更亮丽!如此生死循环,阴阳更替,则我们的挚友之谊将生生世世、延绵不绝……。
修文,告辞了,咱们下次再聚。
修文辞世三周年秉承诸友之意谨具此文 周延林
三周年祭父文
转眼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三年了,平日尽量不敢去触碰这个念头,一碰就是锥心的痛。但亲爱的父亲已经离开三年了,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自欺,告诉自己,这不是事实。虽然在内心他一刻也未曾离去!!父亲离开的三年是何其短暂而又漫长的时光!日子如箭般逝去,似乎一切都未曾改变,仍然停留在你走的时候!
不敢相信生活中没有你已经这么久了!多么希望回到从前,我们父女相对,谈论共同喜爱的文史哲,总有许多的共鸣,说不完的话题;犹记得只要我一回老家,你每天都乐呵呵的、孩子似的,我说什么你都答应;成天胡乱喊我的名字,然后在我生气时得意的笑;我给你洗头发,你就故意在妈妈面前炫耀;你想我却从来不说,只是在我又说不能回来的时候暗自向妈妈抱怨。如果早知道你会这么快离开,我会尽可能的多陪在你的身边!只可惜这样平淡温暖的日子是永远不可能再拥有了!在这喧嚣的世间,此后,所有的泪水和悲伤都得自己一个人承受。除了你和亲爱的妈妈,再也不会有人給予那么无私的疼爱和那么多的人世温情, 此后,须会尽人情,风霜雨雪,孤身前行。
三年又是如此漫长艰难,自你走后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我历经磨难沧桑,却也渐渐学会坚强面对!可是我的改变、我的成长,你是永远也不会知道了!!所有的人都告诉我,逝者已矣,活着的人还要继续,于是我尽可能的平静的生活,让自己不要念及你,只是在三周年这个特别的日子,就让我卸下平日所有伪装的坚强,不顾一切的去想念你,想你走后带给我们的巨大的伤痛!想和你生活的所有点点滴滴!想念你,再也不能再看到你的脸,你活着的时候,即使不能见面,知道你一切安好,心里便也会得到安慰。可是现在在尘世间让我到哪里去寻找你呢?每次到你的墓前,看到那冰冷的石碑,永远隔开了你和我,知道永远不能再看你一眼,永远都不能再触碰到你,感受你的气息,甚至连骨灰都看不到,亲爱的父亲,我心里的痛这一生也无法弥补!真希望有天堂的存在,你仍然在那里安好无恙、快乐开心的生活着!
父亲一生正直、渊博、睿智、深沉,作为一名律师,他精进业绩、砥砺人格、替弱势生民代言、为完善法制奉献、从不取不义之财,周贫济困,曾挽救数十条濒临屈死的生命,恩泽及于一方。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很高的建树和成就,在当地赢得了很高的威望和尊重。虽然他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他为我们留下了无限丰富的精神财富,徳被深远。父亲的风骨和人格永远激励着我,让我不敢苟活在世间,令其蒙羞!
父亲来这世上匆匆一遭,把高贵的情操留在了懂你的人的生命里、把深厚的情义烙在了爱你的人的心里,你是烈火中不死的凤凰,你是长空中美丽的烟岚,你是晨曦中最明亮的星,你融入了山河大地,枝枝叶叶皆有情,你永远在我的心底,一生一世,从不离去。
斯人已矣,人百莫赎!万语千言不足以表达内心的沉痛!!!
厚地高天,抱恨无穷。魂兮归来,慰我心伤!!!
谨以此文,深切缅怀我的先父:一位浪漫的诗人,宽厚忠诚的友人,正直的自由主义者,情深意重的丈夫,伟大的父亲!
刘凌写于2012年腊月初九亡父三周年忌日
我愿用我所有 换你岁月长留
——写在父亲去世三周年之际
2013-1-22 09:10
亲爱的爸爸:
我又梦到了您。午夜三点。醒来,辗转反侧,再次睡下,您又入梦了。不同于以往的是,这两次您在梦里的时间很长,很清晰,您对我说了不少话,我还抱着您,我幸福的就像在天堂,巨大的开心和喜悦无法形容。然而,和每次一样,当梦醒后惊觉您已经不在了,已经永远永远离开我,穷我一生,再不能见您一面,那种绝望的悲伤瞬间把我淹没。多希望时光能够停下,就停留在梦刚醒的那一刻!
其实这段时间一直有些心绪不宁。我自己知道,这是因为这个特殊的日子就要到了。平时强迫自己不要去想您,不敢去触碰最大的伤痛,但是到了这个特殊的日子,就让自己的悲伤肆无忌惮的流淌,让我尽情释放对您的思念吧!三年了,爸爸,您离开我已经有三年了!时间是如此的飞快而又漫长,三年的时光,发生了很多事情,我和家人一起扛着哀伤继续生活。是啊,生活总得继续,但没有您的生活,再晴朗的天空也总有一丝阴霾,再美好的事情也感到如此的缺憾。
爸爸,您知道吗,在您病重躺在医院的时候,我有多么的担心,虽然我从内心彻底拒绝相信、完全排斥您可能会就这么走了,我还是暗暗发誓了,我发誓只要您能挺过这次,我会感谢上苍厚德,收心敛性,用最快的速度结婚生子,我知道这是您最渴望的两件事情,只是太过溺爱我的您从来不忍催促。我甚至都在梦想和憧憬您在儿子喜宴上和孙儿出生后那发自内心的傻呵呵的乐的合不拢嘴的表情,这就是我此生最大的心愿了。可是,我终究竟没有这个机会,我欠您的,竟永远在那里了!人生之憾,为子之殇,何过于此!
不过,亲爱的爸爸,有时候,我会觉得,在将来的某一刻,在世界的另一端,某个空间里,我们父子还会相见。可能,这只是我的痴想而已,但渺小如人类又如何可知呢?天意从来高难问,或许真的会有这么一天!倘真如此,儿复何求!
亲爱的爸爸,失去您,是我生命中不堪承受却又不得不承受之重。但是您的儿子依旧会坚强前行,因为您的疼爱和眷恋,足以温暖他的一生。那些曾经在我们父子之间生命里的温馨片段、那一幕幕的声音笑貌,一切的一切,都已经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中,都将永远存在。任何事物,即便是残酷夺去您生命的死神也再难将他们夺去。
爸爸,您一生喜文爱诗,儿子惭愧,没有继承太多,只有以一首不成模样的小诗,作为祭奠,奉献给您,希望您能喜欢:
梦里依稀慈父影,亲恩无报每涕下;莫道生命轻易逝,父爱永存在心间。
二零一二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
儿郎刘波泣书于澳大利亚悉尼
悼念父亲的挽联挽诗
挽联
十四岁奇遇,流水情深思君不弃;
四十载同心,,凝结衷肠叹我福薄。——宁洁
一生坎坷坦荡过;
留得善果满桑梓。——宁军
风范长存
修身弘法仗天下大义,且留肝胆照桑梓。
文心友朋笃人间纯情,无论生死映乾坤。
人叹其修矣!能诗能酒能文章,仙岛遽邀名士去。
天丧斯文乎?重义重情重法理,佛国且候故人来。
痛定思痛,再挽文君:
修身修性修持法界圭臬护法弘宪,已成正果。
文采文韬文结天下友朋呼天怆地,再挽刘君。
刘郎去后圭臬衣钵堪奉承,千秋彪炳。
文君生前情谊恩泽必结果,万世温馨。
风旋庭院,寒凝厅堂,齐眉雁行骤失良伴,英男娇女泣血祭慈父;
雪压凌霄,冰封榆溪,驼城律界实坠泰斗,故知新交洒泪送挚友。—周延林
老泪无多哭挚友,
苍天何遽丧斯人。——杜天峰
寒流凛冽丧斯文——子洲老三届之精英,风云一甲子;
热泪纵横悼故友——陕北律师行之翘楚,辉煌三十年。——张俊谊
沈泽宜老师为悼念修文拟挽联二:
其一
蹈义循仁为民请命真君子
扶危济困以法维权大丈夫
其二
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塞上黎元悼国士
天意难知,斯人不寿,江南一老哭修文
挽 诗:
哭文兄(七律之一)
忽闻塞上文君逝,难抑伤悲泪满襟。六旬乍过情何堪,四十回首谊更深。
兄无片言留同侪,我有大憾诉谁人?曾约他年重相聚,岂料今日断肠分!
祭文君 (七律之二)
细说身世一草根,传奇人生幻亦真。吐脯握发称五魁,仗义陈词言九鼎。
情怜身边少裙带,襟怀天下皆弟兄。满把殷泪忆从前,天国续缘待故人!
——高长天
年夜怅吟:
亲朋或余悲,他人亦巳歌。我侪熬年夜,文君在天国。别梦尚依稀,天地好空阔。把盏问星斗,伊人可快活?星辰似闪烁,天堂何其乐。王母瑶台会,诗酒一怡若。
生死两重天,各自善斟酌。缅思寄河汉,好自为生活。一元又复始,祝福共你我!
高长天 2010年农历除夕19时26分
挚友高长天三年前悼文
诸位:
我们满怀悲痛,从四面八方赶来,在这里为修文送行。
多少年来,我们曾经历过多少次生离死别,经历过多少回类似场景!但,此时此刻,我仍难以抑制我内心深处的哀痛与悲情。
昨天,我从西安北上匆匆赶来,一路恍惚,但愿这一切只是一场噩梦!
可是,这不是梦,是你我谁都不愿意接受的事实:
我们不久前还谈笑风生的朋友——修文——真的撒手人寰,永远离我们远去了!
他走得如此突然,让亲人和弟兄们扼腕抱憾!
他又走得如此从容,这倒也是修文的做派:处乱不惊,举重若轻,即使在生死路上,仍那般自然,那般轻松!
大家知道,依世俗的眼光来看:修文既非高官,也非巨富,更无什么“专家”、“明星”、“大师”的桂冠,但他绝不是一个普通的人!他特立独行,自成风格,从不人云亦云,一颗保持独立思考的头颅,兼具冷静、敏锐与热情;他纵横捭阖,樽俎折冲,既为达官贵人座上客,又是平民百姓解难人;他博览群书,过目不忘,常与学者教师交流切磋,又和大德居士一论短长;他总成人之美,古道热肠,豪爽仗义,急朋友之急,想朋友所想;他喜酒好诗,风流倜傥,哪里有修文,哪里意气盎然,酒兴酣畅;他教育子女,主张因势利导,顺应天性,自由成长,子女们一个个学有所长,业有所成;他孝顺长辈,尊敬师长,崇尚法治,敬业爱岗;他是智慧与正义的使者;他是友谊与和谐的化身!今天,站在这里的各位,已经完全没有了官场的级别、财富多寡的区别。在修文君的灵柩前,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朋友弟兄!
上个礼拜的一天晚上,我与修文通过电话,他依然像一位将军指使士兵、兄长安顿兄弟一样说:沈泽宜老师在浙江重病住院,我先给寄了点钱,你们再想点办法,给沈老师精神上和经济上一点支持……。这之前我们还曾约定:大家也都年逾花甲,难得再找个机会聚一聚。我说只有你修文有这个号召力、凝聚力。他说,那好,我儿子结婚时,大家就来榆林一聚好了……。
修文,你怎么就如此匆匆离去,这是老兄平生第一次失信于朋友啊!
既已如此,修文兄,就请一路走好。沈老师已顺利地过了手术关,一会儿,我们就会商定,再给他应有的资助与支持!
修文君,你确也累了,没完没了的案子,没完没了的朋友们的事,再好的心脏也会疲惫衰竭的!就此无牵无挂地去吧,天堂里有先你而去的父兄们为你重开诗与酒的宴会,那里也许有着比人世间更为广阔的舞台供你施展才华、忘却烦扰。你定会看到:你未竟之业,在孩子们手中得以更加完美地完成;你的精神风范,在孩子们及孩子们的孩子身上将传承弘扬。
安息吧!修文君。(也许有一天,我们会找到天空中一颗新的星星,我们会用“修文”命名,因为那是友谊与智慧之星)
我赞成你和你的家人的决定,因为我们曾一起阅读过郭沫若先生的《凤凰涅槃》,我坚信一个非凡的生命定会在烈火中永生!
友:高长天
于2010年1月26日修文追悼会